房產投資教訓:避免Cash for Keys

這週,我們家的一棟出租屋進行了Cash for Keys協議。所謂Cash for Keys「現金換鑰匙」,就是房東支付一定金額給房客,讓房客主動搬離。乍聽之下或許不合理,但在加州,法律對房客的保護極為嚴格,尤其在洛杉磯,房東不能無故驅逐房客,除非房客嚴重違約,例如不付房租。

這棟房子是我們剛進入房地產投資時購買的,當時經驗不足,只考慮價格低廉,卻忽略了房客的素質問題。當初覺得有現成房客可省去招租的麻煩,忽略了這個房客屬於低收入群體,雖然他一直有支付租金,但由於房子位置比較偏遠,缺乏產業支撐當地經濟。一旦他失業,便無力支付房租。後來,他找到了一份卡車司機的工作,但收入不穩,也時常延遲繳租。

這棟房子距離聖地牙哥約四小時車程,管理不便,因此我們決定出售。出售時,空屋更容易吸引買家,因為現行市場上,大多數房客支付的租金低於市場價,投資者通常不願接手這類物業。我無法以「出售房屋」為理由要求房客搬離,且擔心他懷恨在心,惡意破壞房屋,甚至藉機找律師起訴我。在洛杉磯,有些律師專門協助房客起訴房東,使房東陷入困境。幸運的是,這位房客還算講理,表明如果繼續支付這個房子的租金,他就沒有錢搬離到其他地方。因此,我們達成「Cash for Keys」協議,我們付錢給他讓他搬走,並透過律師簽署文件,保障雙方權益。

這次經驗讓我學到兩個很深的教訓:

1. 地點決定房客素質:房產所在區域越優質,房客素質通常越高;相反,地段較差,房客素質往往較低。

2. 及時止損:兩年前已察覺這個房產可能會出問題,但因為它投資回報率很好,所以當時沒下定決心賣掉。如今,房客失業無法支付房租,我們被迫支付高額補償讓他搬離,付出的成本遠超當初果斷出售的代價。

分享一些我早期的房產投資經驗和教訓給大家,希望朋友們在買房過程中盡量少踩坑。如果大家還有更多關於房產投資方面的問題,歡迎隨時和我溝通。我會用我過去十多年的經驗和教訓,幫助大家少走彎路。